当全球目光聚焦“双碳”赛道,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中国工业领域上演——废弃的蒸汽、滚烫的冷却水、轰鸣设备散发的余温……这些曾被视作“工业代谢废物”的能源,正成为撬动绿色转型的黄金钥匙。工信部等八部门重磅出台《新型储能全产业链碳排放核算评价规范》,碳足迹认证体系加速落地,弘旭科技如何以“低温余热发电”技术,让工业“余热”变身“碳资产”?
“碳排放核算”不再是选择题,而是工业企业的生存必答题。新政直指储能全产业链碳足迹精准计量,意味着每一度电的“绿色含金量”都将被量化——而低温余热发电,恰恰在“能源转化效率”与“碳减排贡献”双重维度上占据天然优势。弘旭科技深耕工业余热回收领域,将80℃-200℃的低品位废热转化为稳定电能,让企业无需额外能耗,即可实现“自循环供能+碳账户充值”。
传统余热回收受限于技术门槛,大量中低温资源被白白浪费。弘旭科技自主研发的ORC低温发电系统,打破温度枷锁:
✅ “吃粗粮”高手:工业废热温度波动大?独创自适应工质配方,复杂工况下仍保持高效发电;
✅ “零碳”隐形电厂:年处理500万吨蒸汽的化工企业,可年发电超2000万度,减碳量相当于再造1.5个热带雨林;
青海大型化工集团引入弘旭科技余热发电方案后,不仅年省电费超800万元,更在碳市场通过CCER交易额外获利。负责人直言:“这套系统像给生产线装了‘绿色充电宝’,既消化了环保压力,又赚到了碳资产红利。”——这正是新政倡导的“减碳即增值”逻辑的生动实践。
碳足迹认证体系将重塑产业竞争规则。弘旭科技以技术+数据双驱动,为客户提供余热发电碳减排量实时监测报告,一键生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碳核算数据包。当同行还在为碳账目焦头烂额时,我们的合作伙伴已手持权威认证,抢先对接绿色金融、出口免“碳税”、政府补贴等多重红利。
工信部新政不是紧箍咒,而是打开万亿储能市场的密钥。弘旭科技愿做工业企业的“碳路先锋”,用低温余热发电技术,让每一度被忽视的能源,都成为标注中国智造的“绿色勋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