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东风劲吹,低温余热发电迎来黄金发展期
时间:2025-02-20 13:04:15 作者:小编 点击:次
在全球能源转型和“双碳”目标的背景下,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。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,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。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低温余热发电产业的发展,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近年来,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、科技部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,鼓励和支持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研发、示范和推广应用。《“十四五”工业绿色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,要推进工业余热余压利用,推广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,到2026年,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率达到60%以上。
《“十四五”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》将低温余热发电列为重点推广的节能技术,并提出要加大对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。
《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鼓励钢铁企业利用低温余热发电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降低生产成本。

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,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地方性政策,推动低温余热发电产业发展。例如,浙江省出台了《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“十四五”规划》,提出要大力发展低温余热发电,到2026年,全省低温余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以上。
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广下,我国余热发电装机规模不断增长,截至2020年底,中国余热发电累积装机量估计为4500万千瓦,2020年我国可回收余热总资源平均值约13亿吨标准煤,“十四五”期间,高效节能技术的持续研发与突破将促使传统生产过程升级,预计2026年全国余热发电装机接近2亿千瓦。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,涵盖了钢铁、化工、建材、有色金属、纺织、食品等多个行业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,低温余热发电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,市场空间十分广阔。


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核心在于高效、稳定、低成本地将低温余热转化为电能。近年来,我国在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,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。例如,弘旭科技自主研发的HXLX-cycle低温余热发电机组,可将85℃-300℃的低温余热高效转化为电能,发电效率高于行业水平10%以上,处于国际领先水平。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钢铁、化工等行业,为客户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,低温余热发电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,经济性将显著提升,市场竞争力将不断增强。
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,我国低温余热发电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相信在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低温余热发电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,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!